400-087-0658

隆氏

历史来源:

鹿源出:隆(Lóng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以地名为姓。

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地方叫隆邑,后来居住在这里或封地在这里的人便以地名为姓,称隆姓。

`2、出自匈奴部族。西汉时期,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部落有隆姓。

得姓始祖:隆疆。

我国隆氏,来源有两支。第一支隆氏,根据《姓氏考略》上的记载,隆,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属地,当地人以邑为氏,称为隆氏,望族出于南阳。而另一支隆氏出自少数民族,按照《路史》上的记载,在汉朝初年,与中央王朝有关系密切的匈取人之中,也有人以隆为姓的,当时就有一位叫隆疆的人。因此,我国的隆氏家族,由两支主流组成,一支源流于山东,一支源流于匈奴族,经过几千年的繁衍、融合和分化,后世就再也分不出彼此了。

望族居于南阳郡,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。

隆氏后人尊隆疆为隆姓的始祖。

二、迁徙分布(缺)隆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

春秋时,鲁国有一个地方名叫隆邑,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,称为隆氏。历史上,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部落有隆姓。

堂号翕然堂:明朝时,有隆光祖,嘉靖进士,任仪制郎中。

因议事时识大体,顾大局,累升工部侍郎。他因和宰相张居正不和,回家隐居。

不久后,又被召回,在吏部任职。

凡是被张居正罢官的忠臣,他全部起用。皇帝称赞他清直,又升他为尚书。他又推荐了顾宪成、许孚远等22人。时论翕然(当时的舆论都盛赞他)。

卒后谥庄简。

[隆姓宗祠通用对联]隆姓宗祠四言通用联四民乐业;二使敛踪。——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明代利泽人隆英,宣德年间由举人任南宫知县,敦朴节俭,有古代循吏之风。当时,有二位卫指挥,手持公文到县里来要占地建村。

隆英对他们不加礼敬,而且争辩说:我们县里没有闲置的土地。只有我大堂前是空地,其余都是百姓的产业。

二使知道他廉洁耿直又不可改变,只得离开。

隆英后来官至御史。廉以抑强;介不可夺。

——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明隆英,敦朴节约,有古循吏风,时有神武二卫指挥,持牒至县,占地下屯,英不为礼,毅然争曰:吾县无隙地,惟吾厅事前地乃隙耳,此外皆吾民常业,不敢闻命。二使知其廉价不可夺,乃舍去。隆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绩著南宫,百政俱举;县无隙地,二使敛踪。——佚名撰隆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隆成为南宫太守,有惠政。下联典指明隆英事典。

家族名人:

历史名人隆英:明代御史。宣德时中举人,任南宫县令。他勤俭节约,重视农耕,有古循吏风,为官廉介不可夺。

他当县官时,京城来了两个武官,举着大令,要强占农田给军队用。隆英理直气壮地说,本县没有空余地,除了我县衙门大堂前这块草皮,其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农田。结果隆英得胜。

隆光祖:明朝人,举为进士而在朝中当官,但与掌握朝政大权的张居正合不来。张居正是位有功也有过的人物。后来隆光祖重被起用,当了吏部尚书,又重新任命一大批被张居中排挤的官吏。隆光祖还向朝廷推荐了许多人才,都是能为国为民能效劳立功的人物。隆科多:清康熙、雍正时大臣。满洲镶黄旗人。佟国维三子,圣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弟。

隆科多于康熙朝累官理藩院尚书,兼步军统领,掌握京师警卫武力。

清圣祖玄烨临终,王大臣受顾命者,惟他一人。他参预清世宗胤禛夺权。

世宗之立,外得力于年羹尧,内得力于隆科多。

世宗即位,以拥戴殊勋,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,官至吏部尚书,加太保,备极宠任,呼为舅而不名。

铨选官吏,不经奏请,任意为之,号为佟驯。随后,迅速被解除步军统领一职,以削弱其过分庞大的权力。

隆科多平素与川陕总督年羹尧交结甚厚。

雍正三年(1725年),年败,隆科多以党附年羹尧、徇庇查嗣庭获罪,削太保。

四年,罢尚书,令料理阿尔泰等路边疆事务。寻命勘议俄罗斯边界。

五年六月,私钞玉牒事发,被罗织罪状,于畅春园外筑屋三楹,永远禁锢。六年六月,卒于禁所。

分布地区:

南阳郡:战国秦昭王时置郡。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。

相关百家姓
秋叶谈天衍

秋叶谈天衍

扫描二维码,关注秋叶谈天衍微信,更多优惠等你来拿!

秋叶官方邮箱

商务合作、区域代理加盟,请发邮件至bd@qiuyewang.com

400-087-0658

24小时客服热线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购墓补贴 | 秋叶网微博 | 陵园点评 | 招聘 | 手机站

京ICP备13049318号-1 |服务热线:400-087-0658|手机:18612927708 |官方QQ:3290130867

CopyRight © 2008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秋叶网 版权所有